DAY
DAY
DAY
DAY
DAY
今天是集合日,没有活动安排,一整天都是集合时间哦~欢迎大家从全球各地前往大同~
今晚领队会开个准备会,内容包含本次行程注意事项的介绍和古建筑知识入门小课堂,为之后的巡礼之旅作一个铺垫。
集合酒店入住时间为集合日当天14:00,如果你到的较早而酒店还没准备好房间,可以先把行李寄存在前台,然后去周边逛逛~
集合的酒店信息以及领队联系方式将在出发前4天上传到用户中心,届时会短信/邮件通知大家。稻稻暂时无法提供代定酒店服务,如果你在集合日前到达,可提前一周致电稻稻咨询集合酒店信息,然后自行网上预定一下哦!
我们的巡礼之旅将从云冈石窟开始!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,是与敦煌莫高窟齐名的中国佛教艺术宝库,起建于北魏文成帝时期,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。石窟依山而凿,东西绵延约一公里,气势恢弘,45个洞窟、两百多大小窟龛、5万1千余尊造像。一个上午的时间,我们将跟随专家的脚步徜徉在这片艺术宝库中,解读佛教艺术自印度及中亚进入不断“中国化”的过程,感受佛像“神秘微笑”背后凝固的信仰与传世的庄严。
中午自由用餐后我们驱车向南,也离传统意义上的中原越来越近。广武长城是万里长城中的一段,修建于明洪武七年,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重要军事防御工程,此段属于内长城,东西延伸与外长城相连。与八达岭等熙熙攘攘的长城景区不同,这是一段“安静”得让人感动的长城,也是一座“喧嚣”得让人热血的长城!自古来自北方的威胁必“首攻广武,后图雁门”,无数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曾在此上演。我们会矗立在广武长城,将在那里看到时代的没落和历史的沉积,远远地眺望古长城。俯瞰关内与塞北平原,祭拜古代驻守边关将士。
前往应县,去见证一座古代营造工艺中的奇迹!应县木塔建于950多年前的辽清宁二年,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塔,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木构建筑。千年间其他类似的木塔或毁于天灾、或失于人祸,唯有应县木塔存于世间。而最神奇的是,69.31米高的木塔上下竟不用一颗铁钉,全靠构件互相卯榫咬合,如同精巧的积木一般。站在塔底向上仰望,百尺莲开般的一朵朵斗拱宛如一簇簇盛开的莲花,在塔身熠熠生辉,你方能感叹中国最高等级的建筑曾经的辉煌!
应县自由用餐后,我们驱车途径雁门关,也渐渐接近中原传统汉文化地带。繁峙的天岩村,静静隐于五台山北麓山脚下,村里一座金代古寺岩山寺,藏有稀世珍宝!寺内的壁画是一位出自北宋宫廷的金代画匠历时近十年的呕心之作,俗话说“南有永乐宫,北有岩山寺”,岩山寺壁画与永乐宫齐名,甚至比永乐宫壁画更久远,壁画描绘了800年北方世俗生活图景,被当代名家誉为“墙壁上的清明上河图”,实乃我国古代寺观壁画遗产的瑰宝。
今天绝对是重量级的一天,我们来到了此行又一个高潮!民国时期,有日本学者断言,中国境内已无唐代木制建筑,要想领略唐制木构建筑风格,得去日本才行。上世纪30年代,梁思成、林徽因夫妇多次前往山西考察试图寻找现存的唐构,在敦煌一副唐代壁画“五台山图”中看到了“大佛光之寺”,这才按图索骥,在五台山的深山之中找到了这座真正的唐代木构,不仅如此,殿内保存的唐代的壁画、书法、雕塑,每一样都是稀世珍宝。佛光寺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当之无愧的五台山第一国宝建筑。
听过专家讲解佛光寺的历史和古建筑知识,稻稻还有一个特别安排,我们将采用分组的形式,现场对照着真实东大殿拼装佛光寺斗拱模型,进行一场拼斗拱比赛。通过搭建古代建筑模型,了解每一个部件的功能,体验匠心魅力。
历经1000多年的天灾人祸,我国现存完整的唐代木构建筑只有三座,而南禅寺大佛殿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古建筑。殿内的十多尊唐代的彩塑,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佛殿彩塑,而且数百年内未经重妆,基本保持了唐代塑像的原貌。不曾亲自来过这里,你很难想象一间小小的山村佛堂,充满着怎样的从容、大气、沉稳与自信,所谓盛唐,可见一斑。
今晚我们将前往山西会馆,山西会馆是明清、民国时代,山西同乡在外地建设的居住、办公兼休闲场所。晋商的繁盛,促进了各地山西会馆的建设。而来到了太原,今晚就在这里品尝地道的山西菜,犒劳一下学习了一天的自己!
稻稻将在这天上午安排博物馆参观游览的行程。预计行程在【 12 点左右】结束,需队员自行打车去机场。
保险起见,建议小伙伴们订稍晚一些的班次。旺季时期需要提前2小时以上抵达机场,稻稻建议购买【 15:30 以后】的航班,请合理安排自己的行程哦!
博物馆里的建筑正舒展着它们的屋檐,是“如鸟斯革,如翚斯飞”的完美写意。“晋国霸业”展厅里,正诉说着三家分晋的故事,西周晋国时期的祭祀品矗立在那里是最好的证明。你可以在馆内追逐夏商的踪迹、感受汉至隋唐的民族熔炉、回味土木华章、仰望“东方维纳斯”佛像线条之优美之大气。在高级讲解员的带领下,一起去感受“晋魂”吧。
(5月29日团期,目前山西博物馆暂未明确是否正常开放,若山西博物馆闭馆我们将行程更换为山西青铜博物馆;非节假日团期一旦恰逢周一所有博物馆闭馆,我们将博物馆替换为晋祠)